关于极地未来

Important events

关键事件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

2021年1月,极地未来成为极地探险专业委员会运营单位

生态环境部

2021年7月,获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优秀组织奖”称号

联合国“生态系统修复十年”

2021年10月成为联合国“生态系统修复十年”(UN Decade)官方伙伴与全球行动者

战略合作伙伴

2021年与安永、远大等更多企业成为公益战略合作伙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UNDP/COP15/COP26

2021年,与更多青年一起在联合国舞台上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

大事记

2017

创始人温旭和虎姣佼联合发起“<2℃计划”,成立极地学院(后更名为极地未来),开始了以科学探险为主要方式,进行公民科学与气候变化公益倡导等系列行动。

2018

  • 5月,温旭登顶珠峰并完成珠峰顶冰雪测厚及阶梯冰雪样本采集等科考任务,完成“<2℃计划”的珠峰科学探险。
  • 9月,温旭率领中国第一支极地科学探险队伍穿越北极格陵兰岛,并沿途采集冰雪样本及生物多样性样本30余份,完成“<2℃计划”中北极的科学探险。北极格陵兰岛号称“小南极”,此次探险也在为南极科学探险做准备。

2019

  • 7月,温旭前往青藏高原骑行训练,模拟在南极高海拔及独自一人的探险。
  • 8月,温旭前往挪威学习风筝滑雪,为南极探险做准备。
  • 9-10月,最后的体能提升训练及增重训练,储存南极探险所需的身体脂肪和体能。
  • 10月23日,温旭从北京出发,前往智利蓬塔阿雷纳斯,开始为进入南极做最后的准备。
  • 11月12日,温旭抵达南极伯克纳岛海岸的出发点。

2020

  • 1月10日,温旭经过58天的努力成功抵达南极点,创造单人无助力无补给从海岸徒步抵达南极点最远路线的世界纪录,沿途采集66个冰雪样本和6个雪坑样本,填补中国在该路线上的科考样本的空白。同时,他 沿途拍摄大量的视频素材,为未来进行气候变化的科学传播积累了珍贵的资料。自此,温旭成功完成“<2℃计划”地球三极科学探险的挑战。
  • 1月14日,在北京举行第一届极地训练营,邀请10位来自各公益机构等人士近距离感受冰雪魅力,了解气候变化是环境保护的最大影响因素之一,实现环境保护在公益领域的破圈。
  • 2月23日,温旭抵达北京。
  •  3-12月,进行多次南极科学探险及气候行动分享会,呼吁更多人关注气候变化。
  • 5月,参加由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三江并流区域漂流科学探险行动,并采集沿途水样。
  • 6月,参加爱奇艺微综艺《远方小隐》,前往梅里雪山观测低纬度冰川的消融,采集冰川融水样本。
  • 7-9月,发起公民科学计划,组织搭建线上公民采样小程序平台,为普通人参与科研提供直接通道。
  • 10月,极地学院作为技术支持团队,在中国首次将直升机运用到冰川科考工作中,支持由中科院青藏所发起的三江源核心区域科考活动,成功飞上海拔6282米的阿尼玛卿顶峰,并协助运输科研仪器,大大提升科考效率。

2021

  • 1月,成立极地专委会: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极地科学探险专业委员会是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的分支机构,于2021年批准成立,极地未来以专业的业务能力成为挂靠单位,1月开始正式运营。
  • 2月,《360°北极秘境大探险》:2021年2月17日,联合快手打造春节档科普直播旗舰节目《360°北极秘境大探险》,4国6地的多线直播,向人们展示真实的北极世界,1小时观看人次3400万,全网传播1.2亿人次。
  • 4月,极地青年委员会:2021年4月10日,组建极地科学探险协会青年委员会,联合上海交大14个高校学生团队及科研院所等机构,为青年参与极地科学探险事业保驾护航。
  • 为地球声援:2021年4月16日,与Discovery一起,发起#为地球声援“422地球日”特别活动,找回地球原本的声音,谱写属于每个人的自然之声。
  • 公民科学计划采样:2021年4月-5月,极地未来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开展湖北及河南区域蚯蚓采样公民科学项目,招募志愿者与科研团队采集300余份蚯蚓样本,并实现了公民科学采样平台小程序全流程测试,记录采样过程的图片及视频,实现科研过程及成果的数据化及有效溯源。
  • UNDP主旨演讲2021年4月22日,极地未来联合创始人温旭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快手邀请,发表捍卫自然#TimeforNature的主旨演讲,获“捍卫自然宣传官”称号。
  • 5月,PolarSpeaker讲座:2021年5月22日,Polarspeaker系列讲座第一期开讲,我们邀请南极科考队员温海焜,向极地科学探险协会青年委员会的成员们讲述在南极天文台看星辰大海的科考故事,同步进行线上直播。
  •  6月,更名极地未来:2021年6月3日极地学院更名极地未来PolarHub,承载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和梦想,代表了我们努力前行的方向,以及我们对下一代的承诺。
  • 7月,COP15青年科学探索:2021年7月4日-7月10日,2021年7月,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极地未来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等多家机构,共同举办了COP15青年生物多样性科学探索活动。活动带领中国优秀青年代表前往云南红河干热河谷及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等地,跟随科学家的足迹,聚焦当地生物多样性及气候变化挑战,深度学习实践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振兴等工作,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学传播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活动整体曝光3亿+,活动总结20余篇、小红书科普日志150余条、活动纪录片2条、15位科普专家参与、新闻报道搜索“COP15青年生物多样性科学探索活动”百度结果484万条,激发了中国青年的行动力与责任感。
  • 青年科学探索行动网络在青年科学探索实践成果上,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天津市极致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及COP15科学探索青年代表共同发起青年科学探索行动网络,聚焦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两大议题,倡导和组织青年开展切实有效的行动,建立尚多元、跨学科、重实践、育能力、爱探索的青年网络,培养一批具有强烈社会责感、丰富实践经验及广阔国际视野的中国青年人才,总结一批具有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创新方案,向广大青年群体传递自然的智慧和力量。
  • 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优秀组织奖:2021年7月20日,极地未来获得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颁发的”优秀组织奖“,表彰及鼓励极地未来在COP15青年科学探索活动的贡献
  • 8月,灾难自救公益课:2021年8月4日极地未来联合作业帮共同制作青少年线上灾难自救公益课程《给全国青少年的灾难自救公益课》,内容包括水灾、火灾等极端天气下的自救方式,为青少年应对极端气候提供一份安全保障。
  • 战略伙伴:2021年8月6日极地未来与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共同携手促进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科学传播普及,双方将利用自身影响力和行动网络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才,并在社会责任和领导力、碳中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议题上开展深入的探讨和合作。
  • 9月,年度突破奖:2021年9月20日,极地未来联合创始人温旭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年度突破奖。这是一项新的国人纪录,单人无补给,无助力、无后援的形式,意味着温旭从起点携带全部物资、不借助外力,独自面对南极的极限环境。虽然今天通信与救援条件已经很发达,但基础危险情境并没有本质改变,温旭所面临的死亡威胁更大、精神孤独感尤为强烈。温旭的这1400公里的南极穿越不只是一种技术突破,更是某种中国探险者的心理突破。
  • 科普矩阵升级:2021年9月30日,同步开始运营COP15青年科学探索活动特邀专家、中国民族植物学创始人裴盛基先生的小红书账号,共制作15条科普视频,向青年人介绍神奇的民族植物故事,截止目前粉丝1.4万。
  • 10月,COP26气候大会倒计时:2021年10月25日,极地未来创始人温旭受英国大使馆邀请参加COP26联合国气候大会倒计时主题活动”我们与地球之间“,与JaneGoodall、奚志农等对话,从不同视角探讨气候变化与我们的关系
  • 青年赋能:2021年10月14日,“COP15青年生物多样性科学探索——合成生物学专场”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联合指导,由极地未来和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协会共同主办。本次专场活动聚焦于“合成生物学”这一新兴技术,展现中国合成生物学青年研究者在该领域的探索,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合成生物学的负责任创新,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
  • 陆地科考站:2021年10月,极地未来与远大芯数字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远大将利用世界先进的环境友好型模块化建筑“活楼”,支持极地未来搭建冰川陆地科考站。改科考站为加强自然科学研究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开展公民科学、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公益科普教育等提供更好的平台
  • 11月,“冰川记忆”科考行动:2021年11月-12月,极地未来联合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在西藏中部双湖县境内“羌塘2号”冰川联合开展为期1个月的冰川科学考察活动。在5850米高度钻取300多米的冰芯,以重建过去1500年高分辨率的气候环境变化记录,以及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揭示全球尺度气候变化模型与关联度。此研究将为气候变化议题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支撑。
  • 修复十年合作伙伴:2021年11月,极地未来正式成为联合国生态修复十年(UN Decade)倡议下的行动伙伴。“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2021-2030)倡议是一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共同领导的全球性号召,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地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从而造福人类和自然。它旨在制止生态系统的退化,并对其进行修复,以实现全球目标。极地未来将与其他Actors一起,积极制定恢复计划,为生态恢复提供建议、支持和促进实地修复项目
  • 12月, “冰川记忆”公益展:2021年12月18日-2022年1月17日,由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天津市极致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极地未来)共同主办,国际极地青年科学家协会(APECS)、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协办的“冰川记忆”公益展于北京颐堤港一座盛大启幕。“冰川记忆”公益展以全球气候变暖为背景,围绕冰冻圈的变化、挑战和未来展开,以“冰冻世界”、“冰川记忆”、“冰川失忆”、“气候行动”四个主题将正在消逝的冰冻圈带到公众面前,以提升全社会应对气候变暖的意识,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冰川记忆”公益展收录了国内外知名科学家、摄影师和冰川爱好者的作品,内容涵盖了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地球三极”的冰冻圈壮美景象。冰冻圈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单元,与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等多圈层相互作用,联结紧密。展览从自然科学、探索未知的视角呈现了冰冻圈与生命、科学的关联。

2022

  • 1月,RED 2021知识年度创作者:2022年1月20日,由极地未来负责运营的小红书科普账号:裴爷爷讲植物获“RED 2021知识年度创作者”大奖——裴盛基,一位与植物打了60年交道的杰出科学家、中国民族植物学的创始人。在小红书,他化身爱讲植物的裴爷爷,将自己与同事们数十年间跋山涉水、甚至远渡重洋找寻独特植物的故事,通过视频向大家娓娓道来,带领大家一起探索神奇的中国民族植物与馥郁的植物世界。

持续更新中······